不想写题不想写题啊啊啊啊我要我的灵韵我的自由我的快乐啊啊啊啊啊啊!!!!
☆ 赛博格的内涵和它对媒介融合研究的意义(15分|同济大学24真题)。没错,这是上周班班给我留下的题目,她不怀好意,她居心叵测,她妄图用应试的框架束缚我,她把莫名其妙的题目往我怀里塞还在推文的题目中cue我,让我退无可退只能面对这种出卷老师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奇形怪状的东西。((是的,就是这篇推文)。
☆ 赛博格,没错这是技术和科学术语;媒介融合,这是新闻业变革;媒介融合研究,这是数字新闻业研究视角;八杆子打不着关系的三个词汇要凑在一起谈论意义,就必须得展开关于“人文社科”最丰富的想象里,从灵韵中,从发散的思维中,从无数种思考中去寻找“赛博格”与“媒介融合”的可能性。新传考研答题,从来都不是死板的背诵课本,而是去借助所有的知识和理论,解决一个又一个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问题。
☆ 是的,今天已经周三了(因为周一班班拒绝了这道题并威逼利诱我),但欢迎来到本该每周一「妈饿饭喂谢专栏」专栏食用指南:一道热门考点题/解题与破题思路讲解/完整参考答案展示/看每周班班花花互相挑战对方(看戏/不是)。
Autumn is coming.
如何开始一道✦
莫名其妙的考题✦
@TuTouSuo ™️
✦赛博格的内涵和它对媒介融合研究的意义
回答任何一道新闻与传播考题,都需要从以下三步开始:
第一步,明确题目的分值和类型,这一步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这道题需要简答还是深入分析,以此来决定我们要调动多少知识点,分析有多深入;
第二步,明确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包括了「核心概念」「相关概念」等,以此来分析本道题隶属于哪个学科、哪个专题,有哪些相关知识点与本道题有关,又可以结合哪些其他关联专题与知识点,综合性回答;
第三步,明确题目的设问,以及来分析本道题具体的踩分点。
于是我们将「赛博格的内涵和它对媒介融合研究的意义」带入上述三点:
其一,这是一道15分的简答题,因此不需要从太深的角度进行引述和分析,只需要根据题目的字面要求充分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即可;
其二,本道题有两大关键词,一个是赛博格,一个是媒介融合,因此这道题是网络传播、新媒介技术与新闻业相关的考题,应该试图从网络传播生态、网络新闻生态等视角进行剖析;
其三,本道题有两个“设问”,一个是「内涵」,即直接进行概念默写即可;另一个是「意义」,一般分析A对B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分析A对B的积极影响,或者A对B的推动作用。
由此一来,本道题需要回答的内容和踩分点就被清晰的概括了出来:
1、需要完整阐述「赛博格」的概念;
2、需要完整阐述「媒介融合」与「媒介融合研究」;
3、需要明确赛博格和媒介融合之间的关系,且在「意义」这一设问下,需要分析「赛博格」对「媒介融合研究」的推动作用。
上述过程被称之为「破题」。拿到任何一道新闻与传播考研试题都需要进行「破题」,因为「破题」可以帮助我们把一道陌生的、无从下手的拆解成一些我们熟悉的知识内容,帮助我们一点一点来完善答案(也许你并不知道赛博格对媒介融合研究的意义,但通过破题我们至少可以先写出赛博格、媒介研究的概念,明确可以在网络新闻学范畴下寻找相关知识点)。
破题是新传考研答题最关键的环节,在破题结束后,我们可以直接根据破题内容开始作答;如若没有太多的思路,也可以先试着梳理一下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通过知识点的整理、罗列逐渐找到答题思路。
☆在完整破题之后
☆建议进行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一般是题目中涉及到的所有「概念」,以及和概念相关的其他知识点的梳理,以此找到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以本道题为为例,概念一为「赛博格」,概念二为「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研究」。那么就可以先从整理这两大概念入手:
概念一:赛博格。
赛博格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航天医学空军学校的曼弗雷德·克林斯和内森·克兰在20世纪60年代中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人类在未来星际旅行中面临的呼吸、新陈代谢、失重以及辐射效应等问题。需要向人类身体移植辅助的神经控制装置以增强人类适应外部空间的生存能力。1985年,唐娜·哈拉维发表了里程碑式的《赛博格宣言》,提出了一种“在后现代社会多元空间中的理想身体”——赛博格。这一本体论意义上的赛博格“是一种控制生物体,一种机器和生物体的混合,一种社会现实的生物,也是一种科幻小说的人物”。这一本体最鲜明的特点在于模糊了人与动物的边界、有机体与机器的边界以及自然与非自然的边界,否定统一的身份(identity)概念,试图构建起一种“跨跃性的”,“融合性”的表达。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所谓「赛博格」是一种「新型人类」的假象,这种新型人类并不是传统生物意义上的血肉之躯,而是生物与机器的融合,是人的血肉和钢铁、机械的共生,是半人半机器人(钢铁侠)。
概念二: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研究。
媒介融合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1978年,他用三个相互交叉的圆圈(分别代表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和广播电影工业)来演示和描述其技术边界趋于重叠的聚合过程,并认为三者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在此基础上,他将媒介融合理解为“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媒介形式都在汇集、融合到一起”。
也正是在尼葛洛庞蒂所定义的媒介融合之上,这种「多种技术和媒介形式交融」的概念被引入到了新闻传播领域,用以帮助大众媒介适应复杂、多元的社会传播新生态。正是因为网络传播是多媒体、多样态、多渠道、多技术的,这就要求媒体需要突破固有的单一文字(报纸)或视频(电视)的束缚,从而在同一个媒体内部融合多种新技术,以应对诸如图文新闻、短视频新闻、直播新闻、沉浸式新闻等多种不同的新媒体样态。于是媒介融合/媒体融合就成为了传统媒体转型的手段,也成为了构建新型主流媒体,帮助主流媒体重新把握话语权的重要策略。这部分概念,是我们所熟悉的媒体融合的概念,与新闻业,与互联网传播密切相关。
综合分析赛博格与媒介融合。
在分析完上述两大核心概念后,一个共有的、高度重合的关键词便凸显了出现,那就是「融合」。赛博格是人与机器的融合,媒介融合是多重媒介、多重技术、多重行业的融合。赛博格所探讨的融合更宽泛,更宏大, 更具未来感和科技感,而媒介融合所分析的「融合」则更具体、更有可操作性,也更贴合行业现实。
显然,一个极具创造性和科技感的词汇(赛博格),会对一个正在发生的、切实可行的行为(媒介融合)产生指导和引领作用(意义)——既可以肯定该概念的现实意义(赛博格的理念在媒介融合中得以落地),也可以为其指明未来的可能性(赛博格中所畅想的人机共生可以作为未来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
由此,在回到我们最初的破题中:赛博格的概念明确了,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研究的概念明确了,赛博格如何引导/影响媒介融合的意义角度回答也有了,15分的简答题,不需要过度延伸,只需要直接回答设问的要求即可——于是。这道题的思路便非常清晰了:
开篇引述:定义赛博格与媒介融合;
一、赛博格的融合性:确定媒介融合实施方针(过去,赛博格的理念和思想指导了一系列具体的媒介融合实践)
二、赛博格的具身性:明确人与机器的可能性(现代,赛博格正在成为智能时代人与机器协同的理念指导)
三、赛博格的共生性:引导媒介融合未来方向(未来,赛博格预言的人机共生,人机交融会成为可能,媒介融合将从传统的新闻、机制、行业融合,进一步的上升为真正的机器与人的融合)
✦✧ ✦
We need magic!
☆从框架到写出完整答案
️ / TuTouSuo Monsters /
✦赛博格的内涵和它对媒介融合研究的意义
【开篇引述-赛博格】1985年,唐娜·哈拉维发表了《赛博格宣言》,并将赛博格定位为是 “在后现代社会多元空间中的理想身体”。具体而言,赛博格“是一种控制生物体,一种机器和生物体的混合,一种社会现实的生物,其鲜明的特点在于模糊了人与动物的边界、有机体与机器的边界以及自然与非自然的边界,试图构建起一种独特的、生物与机器融合的新型人类。
【开篇引述-媒介融合】或许变革的时代中人类对未来的想象中总是与“融合”和“渗透”相关,无独有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试图认为社会的发展必然是多重产业、多种技术、多种行业的融合,他将这种融合趋势命名为“媒介融合”。在尼葛洛庞蒂提出媒介融合之后的二十年时间里,媒介融合在新闻与传播行业中的渗透和发展,既彰显了“融合”这一趋势的合理性,也不断验证着“赛博格”或许不再是科幻的想象,而是最初的理念起源,与未来的实践方向。
一、赛博格的融合性:确定媒介融合实施方针
从尼葛洛庞蒂最早提出的 媒介融合理念,到“媒介融合”被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定位为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再到今天包括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新华社新华智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各类媒体借助媒介融合进行的媒体转型实践,媒介融合已经从理论设想,变成了具体的媒体实践。也正是这重切实可行实践策略,让《赛博格宣言》和前互联网时代探讨的关于「融合」的未来趋势得以现实化和合法化。
二、赛博格的具身性:明确人与机器的可能性
赛博格的“融合”,是关于“人与机器”的 融合。自人工智能、算法等新技术出现伊始,具身传播便成为了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趋势。所谓具身传播即人的身体不再仅仅作为生理意义上的躯体,也可以成为兼备生产性和接收性的传播媒介,这重概念明确了人类身体的多重属性,也探讨了机器内嵌于人身体的可能性。而赛博格概念,也为具身传播、为人与机器的协同传播、为媒介隐没于身体,赛博人的出现,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赛博格的共生性:引导媒介融合未来方向
人与机器的的协同传播已经在当前新闻业行业内部,以AIGC、数字虚拟主播等形式得以彰显,媒介融合正沿着赛博格所预言的“融合”方向不断纵向深入。人机协同的下一步,便是人机共生——未来,媒介融合将从传统的新闻、机制、行业融合,进一步的上升为真正的机器与人的融合。《赛博格宣言》与“赛博格”也不再是科幻版的想象,而会在一重又一重的融合趋势下,变成真正的现实,以实现彭兰教授所言的:万物皆媒、人机共生。
◼️ 以上,就是今天的「妈饿饭喂谢」提供的全部内容。
◼️ 下一期,我要挑战下一位在周一写推文的幸运班班撰写: 深度伪造技术在信息博弈中的影响。(20分|北京师范大学24真题)
◼️ 下周会如何接受这道题的挑战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在下周一之前大家也可以先练习这道题,等班班来讲解。
✧TTS秋日魔法部已上线
✧400+秋日答题班:以题带学
✧9月02日布置第一次作业!
✧9月05日开始第一次课程!
✧热点专题笔记+押题手册100题
✧33次1v1精批+33次二批点评!
✧2次热点押题模拟考+完整答案!
✧100个2024年热点事件分析整理!
以及!!!以及!!!
300页魔法口袋书!!!
有着言灵魔法的手账本!!!
Lumos!lightening!
「400+秋日答题班(魔法部)」
言灵魔法正在启动
你会成为优秀的研究生
☆☆☆
Stay in the bubble
「新传考研名词解释(25修订版)」
上册:必背300词与答题应用方法
下册:900个新传考研关键知识点
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
「去更大的世界 做更有趣的人 」
打工人酒醒时间:9:00-21:00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12.6万名考生参加福建公务员省考 7月25日之后公布笔试成绩
2022-07-11 12:05 - 存在30多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政策迎来变革
2022-06-22 18:10 - 2022高考历史真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卷)
2022-06-14 18:06 - 连续15年护航高考 天津高考应急服务车再次集结
2022-06-07 12:07 - 四川6月23日公布高考成绩 6月9日起评卷
2022-06-09 00:05 - 一分不降!今年广东提前批22校补录105人,15日录取!投档线怕是要猛涨!
2022-07-14 12:0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