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S新传热点碎片:大学生回家爆改为“德华”!这是什么梗!!
@TuTouSuo™️
*小红书账号: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Monsters
*本栏目以对成为公共舆论焦点的热点事件分析为主,由985院校上岸姐妹撰写,从事件介绍,到可以使用到的相关理论内容、论述语句,全方位地为正在备考复试的24届与备考初试的25届赛博朋友们提供学习思路与相应的可记录语句,在保证应试的同时,也希望秃头所能够成为一位时代的观察者,成为加速社会时代下得以让过去的历史能够保存下来的记录者,用书写、用文字,阐发独立思考,让理想与观点入世,使其得以真正洞察现实生活。
*推文内容同步小红书更新,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小红书账号鸭!来和秃头所在小红书见面吧!
后台回复「息流」
获得所有热点分析资源
理解德华,成为德华。
@TuTouSuo™️
年龄23岁,育儿经验10年,一到寒暑假,返乡的大学生们就成了姑姑、小姨,肩负起了带孩子的任务。“考完了吗”“什么时候回家”“你侄子侄女弟弟妹妹想你了”,微信里的一句句催促回家的消息和隔几天就接到的电话,预示着刚刚喝完最后一瓶热带风味冰红茶、解决掉考试周的大学生,马上就要变成“德华”了——那位在《父母爱情》中无怨无悔帮助哥嫂带了五个孩子的男主妹妹“江德华”。
一、礼俗社会:以地缘情感链接起的人际关系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两个概念。礼俗社会代表的是一种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这种社会环境不是由其中的乡民选择而来的,而是一种以地缘、血缘关系串联出来的“生而与俱”的人际关系。与之相对的法理社会则是一种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身处法理社会的人们以业缘关系串联,行为主要受各种社会契约约束,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大学生放学回家,实际上是一种从都市、校园等法理社会回归以血缘亲缘关系为核心的礼俗社会的过程。而在礼俗社会中,家庭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单位,人的行为主要受习俗和传统的约束和控制,人们会自觉地承担起家庭长辈分配下来的家庭义务,而养育家庭中的后代正是这样一向重要的义务劳动。因此,无论是有着较高学历、社会认知的大学生,还是《父母爱情》中并没有多大学问、深浅在家庭之中的“德华”,最终都要服从家庭的分配,承担“带孩子”的责任。
二、母职转移:家庭义务中的性别分工与责任绑架
传统的、口耳相传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家庭分工,长期承担照顾家庭责任的女性代表原型以及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塑造,都不断影响、巩固着传统社会中的家庭性别分工,造成家庭内部关系的不平等。家庭内部的主要义务被分配给了女性,照顾家庭的责任往往由妻子、祖母、外祖母、姐妹、女儿、媳妇等女性承担。所以尽管现在有不少舅舅、叔叔或许也在承担育儿责任,但人们仍然更喜欢带着孩子“看看小姨在做什么”,江德福也会很自然地说“让德华来带孩子”。
母职是社会围绕养育和照料而建构的一系列活动和关系,北美女性社会主义学者研究提出了“密集母职”,其特点是母亲责任不可替代、完全以孩子为中心、耗费时间以及高度的情感卷入。
随着母亲放弃密集母职——无论是出于家庭收入的被迫放弃,还是为了实现个人成就的主动改变,母亲开始将照顾孩子的责任转给了其他家人或邻里,这种母职转移和传统性别分工的惯性,塑造了“德华”,也塑造了未婚未育但产后抑郁的姐姐、小姨、姑姑们。本该作为独立个体的女性过早也过重地承担起了母亲的责任,进一步将女性和母职做了捆绑。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creat new world⸝⸝
「2025届带读企划」
ꕤ⋆⸝⸝ spring
「逃离轨道 寻找新的旷野」
秃头所2025届考研时间线
在浪漫的日子里,寻找新的可能性
ฅ ˘ฅ
「2024届复试公开课」
拒绝摆烂/复健大脑/逐步复工
赛博朋友们!我们就要上岸啦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12.6万名考生参加福建公务员省考 7月25日之后公布笔试成绩
2022-07-11 12:05 - 存在30多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政策迎来变革
2022-06-22 18:10 - 2022高考历史真题及参考答案 (浙江卷)
2022-06-14 18:06 - 连续15年护航高考 天津高考应急服务车再次集结
2022-06-07 12:07 - 一分不降!今年广东提前批22校补录105人,15日录取!投档线怕是要猛涨!
2022-07-14 12:01 - 教育部:11家违规校外培训机构被关停
2022-06-23 12:03
推荐阅读